小区里有这么一群50+的女人,每次在园子里碰面,聊得最多的不是孩子怎么忙,也不是身体哪儿又开始“罢工”了,而是“衣柜怎么越长越难穿”。别看她们平时不声不响,大事小情都自己扛,但一到挑衣服这事儿,谁都不敢下定论——穿得太像年轻人吧,邻居嘴上不说,心里估计早飘过去一个“装嫩”;灰灰黑黑裹一身,又怕自己显得太没有精气神,还不如在家穿睡衣。那怎么才能既不“用力过猛”,又不对着镜子叹气?50岁的女人,究竟最该怎么打扮?
你还别说,这“穿衣之困”,其实谁没碰上过。有时候柜子里明明挂着不少衣服,挑半天不是嫌样式太花,就是颜色太素。张姐前几天和我们抱怨说,“真是难,选亮色吧怕被说幼稚,穿深色又怕成老太太。”结果在场的几个姐妹都叹气,话赶话一说,发现大家卡的点都一样——年龄和穿搭这道坎儿,谁也绕不过去。
其实吧,到50岁之后,穿衣服真的不用再追什么热搜、学什么流行。那些“今年流行露腰露肩”“人手一件荧光绿”,咱也不是没尝试过,但穿在身上一照镜子,就是不对味儿。不是版型不合身,就是配色和自己的气质撞车。年轻时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,一路小黑裙短外套、高跟鞋踩得咚咚响。现在呢,不是没想过继续“追潮流”,可一旦太“青春”,容易像借了侄女的衣服;一旦太收敛,活脱脱一副邻居大妈模样。你说这穿衣服的路,咋就变成了一道难解的“送分题”?
其实要我说,50岁的女人穿搭的精髓,就是得体二字。不是要刻意“扮嫩”,更不是让自己老气横秋,重点就是穿得舒服,显得有底气。每次在公园遇到刘姐,她总是浅色衬衫搭高腰黑裤,鞋跟不高,头发利落,整个人不费劲,气质直接拉满。她自己也说,过去觉得年纪大了要收着点,现在反而明白,得体的穿搭是自己的底气,“只要穿得舒服,自己照镜子都高兴,那还管别人咋说?”
过来人都懂的一个理儿——穿衣这事儿,最怕走极端。有一阵我也犯过糊涂,为了显年轻,买过花里胡哨的衣服,还想着“亮色提气色”,结果出门被说像要去演秧歌。后来又想“干脆低调”,灰棕色各来一套,结果整个人像参加家庭祭祀。啥都没得到,反而越穿越没自信。久而久之我琢磨明白了,极端要不得,那种非黑即白的选择,穿来穿去不是“太用力”就是“太摆烂”,难怪大家都在纠结。
其实咱们50+的年纪,说不上老,也不算嫩,但已经过了靠“年轻感”吃饭的阶段。身上的气质、底气,就是岁月给的成色。要想把自己的优势穿出来,几个细节必须得琢磨透。
先说颜色。不是五彩缤纷的才叫有活力,但一身深色也不见得高级。安全点就是三色原则,全身别超过三种颜色——杏色毛衣配黑裤米白鞋,温柔又干净;浅蓝衬衫配卡其裙加同色包,文雅简单,气色也看着亮堂。实在喜欢点彩头,紫色、豆绿这些偏清新的配色,比鲜红荧光更适合显白不挑肤色。我上次试了豆绿衬衫配白裤,邻居连夸气色好,看着都精神。
版型这事更不能凑合。别觉得“穿得宽大就能遮住肉”,不分场合地穿长衣服,只会越穿越没有精神。上衣配长裤时,最好长度刚覆盖大腿根;配裙子向上挪几厘米,露点腿,高个低个都能撑得起来。裙子更别买那种花花绿绿带亮片的,越复杂越显老气。最稳妥的还是A字裙、铅笔裙,线条简单利落,就是气质一大半。
别整天只穿平底鞋。确实舒服,出门买菜逛街都方便。但真要搭裙子时,平底鞋有点逊色,难显精致。试试三五厘米的低跟鞋,材质最好选柔软的皮革,穿一天也不磨脚。最近我的黑色低跟乐福鞋,牛仔裤也能配,裙子也能搭,来回走路不累又显利落。
面料这事得认真。咱们这个年纪,面料选的好,气质才能撑起来。千万别碰那些一坐下全是褶的布料,看着就“廉价”。丝绸、雪纺、真丝这些质地垂顺的,一件雪纺衬衫配阔腿裤,哪怕只是去医院,走起路都自带“风”。连衣裙要是选对了,每次穿都像出去喝下午茶,买菜也能优雅。
领子设计也影响气质。别抢小姑娘那套圆领、花朵领子,自己穿就是“用力过猛”。安稳点就是无领、小尖翻领、小方领。无领设计利落大方,简约不失气质;小翻尖领带点法式的灵气,显脖子长;小方领能露锁骨,不挑脸型。今年我最满意的一件就是无领白针织衫搭黑裙,简简单单一套,办公室姐妹都问“是新买的牌子货吧”,其实就百来块。
当然了,穿搭不是只靠衣服撑场,发型和细节也得跟上。头发盘得利索,点个淡妆,气质自然好几倍。配饰不用贪多,一只简单手表、一条温柔项链就够了。穿得整齐,身板也自然挺直,哪怕只是遛个弯,心情都跟着飞起来。
聊了衣服这么多,其实说到底,50岁的女人穿搭最根本的目的,还是让自己满意。年纪不是束缚,更不是借口,人到中年没必要按规划穿衣,也不用跟谁较劲。买衣服、搭配都是自己的选择,舒服自在才是硬道理。穿得得体了,不单是让外人说你气质佳,更是你对自己的“交代”。
有时和女儿逛街,她总能一眼挑出适合我的款式。那天指着橱窗里的浅蓝连衣裙,“妈,这条你穿肯定好看!”我还犹豫了一下,怕颜色太亮。结果试一试,收腰又遮肚子,雪纺走路沙沙流畅。一套下来,自己照镜子都乐了,哪怕不是真年轻,但气色和气场,一点不输小姑娘。其实这就是50岁穿衣的真谛——不装嫩,也不认老,自己舒服,自信就够了。
说到底,50岁的衣柜,不该只能藏“保守款”。每一件衣服,都可以混出点自己的色彩和风格。别把“我这个年纪了”挂在嘴边,对衣服的选择也不必太多条条框框。想穿亮色就选一点合适的,不用全身红紫;想要低调也别全部灰黑,适当点缀反而更显高级。别让世俗定义了你的审美和标准,衣服只是你故事的一部分,你自己才是主角。
其实这件事放在人生任何阶段都说得通。小时候怕妈妈不让穿花裙子,年轻时想买最新款,年长了怕人议论,不敢试色彩。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,“得体”这俩字其实早就写在心里。你想怎么穿都无可厚非,只要镜子里的自己高兴,比什么都重要。
话说回来,想找“50岁专属”的衣裳,不得不提一点,人到中年,咱早已过了“活给别人看”的年纪。该花的心思,咱就花;该舒展的身形,咱也得舒展。别为年龄绕路,也别因流行低头。大不了穿错了改,哪怕今天衣服配色有瑕疵,明天再试总能找到自己的感觉。
穿衣服的事,其实不难,就是别让自己被标签困住。50岁是岁月的礼物,也是气质的加分。那些纠结和质疑,不都是过去的烦恼?现在的我们,有故事有底气,把这些全都穿在身上,谁还能说你不美?
所以,下次你站在衣柜前,不妨自信点。拿起一件你喜欢的,无论是淡蓝,浅粉,还是温柔的黑白,试试新配色,换个搭配。你会发现,生活的亮色,其实早就悄悄在你身上开花了。
穿好了衣服,也就穿出了日子里的底气。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十大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