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8日下午,在沪参加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部分嘉宾来到上海市黄浦区,参观新天地和豫园,体验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发展之美。
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对上海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的街区,承载着许多70后、80后的“青春”记忆,在上海商业发展史和城区更新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,是上海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。通过保护开发,这里成功保留了大多数历史建筑,让它们以新的方式“存活”。
外宾团走访了新天地壹号会所,了解了上海新天地的整体情况,还走进楠书房,在石库门里感受中国文化与商业活动的融合。这种延续了历史人文沉淀和现代都市律动的“新天地式”生活方式,让外宾们深有感触。保加利亚国民议会教育和科学委员会主席Andrey Tchorbanov说:“我读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,对中国有所了解,但能在街上、在博物馆里感受真实的中国文化,这种感觉比从书上了解到的更棒,我对这几天的行程充满期待。”
今年下半年,位于大新天地东区的太平洋新天地项目将正式亮相,“街区+盒子”的开放式形态空间将构筑多元共生的城市综合体地标。外宾们说,在新天地,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商业街区,更是一幅浓缩的文明交融画卷——传统没有被束之高阁,现代也没有割裂历史,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,让老建筑焕发了新生命,让文化遗产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、本土与世界的桥梁。
无论是新天地还是豫园,都是中外游客体验海派文化的必到之处。这种“新旧共生”的状态,正是上海“兼容并蓄、海纳百川”城市精神的生动诠释。在有着四百六十余年历史的豫园,嘉宾们漫步其中,领略中国园林古建筑的独特神韵和精妙构思,体验“看园如看画,游园如读诗”的意境。格鲁吉亚议会文化委员会首席职员Lali Loria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,过去我只在网络上或其它地方了解中国,现在的所见所闻让我印象深刻,上海太美妙了,简直不可思议。”
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,积极对外展现上海在全球文明进程中兼顾传统与现代、本土实践与国际视野的发展理念。
记者 / 盛寅敏
编辑 / 孙冲
图片 / 董朝杰
视频 / 盛寅敏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
黄/浦/进/行/时
1.
2.
十大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