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金砖机制内部存在结构性障碍,不清除这些障碍,金砖就很难走得更远。”7月8日,巴西著名经济学家保罗·巴蒂斯塔在接受俄罗斯《今日俄罗斯》专访时毫不保留地指出这一问题。作为金砖新开发银行的前副行长,他对这个组织的运作深有体会,也十分了解其中的难题。
就在同一时间,印度总理莫迪与沙特王储在峰会上笑容满面,亲切握手。三天前,他曾威胁要退出金砖,但三天后,他却在峰会的合影中占据了显眼的位置,表现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态度。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甚至让巴西媒体忍不住调侃道:“变脸速度比热带暴雨还快。”巴蒂斯塔没有明言,却已经非常明确:印度正在享受金砖带来的红利,却又在背后做出拆台的举动。
展开剩余86%看看印度在金砖组织内的收支记录,我们会发现一些十分扎眼的数字:过去三年,印度从金砖新开发银行获得了350亿美元的贷款,用于修建高速公路、电力基础设施等项目。而在同一时期,印度却与美国签下了1420亿美元的军购合同,并积极参与美日印澳“四方安全对话”机制。这种“拿金砖的钱,买美国的武器”的行为,甚至让印度媒体也忍不住发出质疑:《印度快报》曾直言:“我们的外交政策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军火商的傀儡?”
更加令人失望的是,印度在金砖内部立场摇摆不定。2024年喀山峰会上,当各国讨论减少美元依赖时,印度代表公然表示“美元最为可靠”,使得这一重要议题的讨论陷入停滞。今年4月的金砖外长会议上,印度又单方面删除了“去美元化”条款,导致金砖19年来的首次联合公报未能达成。巴蒂斯塔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,金砖的最大困境并非来自外部压力,而是因为组织内部有成员一边身处其中,一边却心有旁骛。
印度的阻挠不仅体现在口头上的表态,实际行动也同样不容忽视。在2023年南非峰会前,莫迪以各种理由拖延出席,明显担心被西方视为“站队中国”。2024年喀山峰会时,印度又拿出“技术尚不成熟”的借口,反对增加本币结算的比例。而讽刺的是,同一时期,印度却积极推动俄罗斯在化肥贸易中接受卢比结算。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,暴露了印度的真实意图:他们并非单纯反对本币结算,而是害怕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。
在金融领域的“拆台”更是直接影响金砖国家的合作进程。金砖应急储备安排(CRA)至今未能启动,而部分原因正是由于印度的消极态度。而新开发银行的项目审批效率远低于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,巴蒂斯塔曾坦言:“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在执行上更加高效。”
回顾过去十年,印度在金砖组织中的“搅局”行为可谓一目了然。2015年新开发银行刚成立时,印度便因总部选址问题拖延了半年,最终通过抽签决定选址在上海。到了2021年,金砖疫苗合作计划因印度坚持“自主分配”而夭折。2023年,金砖扩容议题投票时,印度是唯一投弃权票的成员国。今年5月,印度宣布其GDP超越日本,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,紧接着便扬言退出金砖。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宣称超越日本的GDP数据,其实是拿今年IMF预测的印度GDP与去年的日本GDP进行对比,因此是否真的超过日本,依然存有疑问。
更令人无奈的是,印度对于金砖的态度呈现出典型的“既要又要”策略。在过去的十年里,印度从新开发银行获得了350亿美元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,并通过金砖平台向中国出口了价值800亿美元的铁矿石。但当中国提议去美元化时,印度却站出来表示反对;当其他成员国讨论共同防御机制时,印度则拿“不结盟”理论作为挡箭牌。巴蒂斯塔不禁感叹:印度就像是一个“被宠坏的孩子”,只想享受好处,却从不愿意付出应有的努力。
印度敢于如此肆无忌惮,背后最大的支持来自美国。然而,特朗普的“关税大棒”让美印之间的“塑料友情”露出了真面目。6月29日,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威胁道:如果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,美国将加征500%的惩罚性关税!这一威胁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,对于印度这个35%原油依赖俄罗斯的国家来说,无疑是一个灭顶之灾。
更为严峻的是,美国在谈判中摆出了两条红线:要求印度农业零关税开放,并对印度的汽车、钢铁和纺织品课以重税。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当场便表示:“农业和乳制品是不可触碰的底线!”特朗普此举针对的正是印度制造业占GDP比例仅为14.7%,而农业对于6亿选民至关重要,打击精准直击莫迪的命门。
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,莫迪终于意识到金砖的意义,7月8日,在巴西峰会上,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,高调称金砖是“全球南方的希望之光”。而就在两个月前,他还曾批评金砖“拖累了印度的发展”。莫迪的态度转变背后隐藏着更加严峻的现实:新开发银行目前掌握着印度高铁项目47亿美元的贷款,还有古吉拉特太阳能电站等19亿美元的待批项目,印度背负着1.5万亿的外债,离开金砖融资渠道的后果不堪设想。为了换取这些急需的资金,印度代表在峰会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妥协,连原本强烈反对的去美元化议题也“装傻充愣”,甚至愿意与巴基斯坦总统合影。
巴蒂斯塔深知,金砖要想真正崛起,必须解决“印度难题”。这个人口超过14亿的庞大市场本应成为金砖的王牌,但如今却成为了其发展的最大短板。现实的数据也极具讽刺意义:金砖国家的购买力平价GDP总额已达77万亿美元,远超G7的57万亿美元,成员国间有70%的结算使用本币,美元占比已降至30%以下。然而,正是由于印度的种种搅局行为,金砖的应急储备安排(CRA)至今未能启用。
新开发银行的困境同样是一面镜子。成立十年,银行成员国仅有10个,首席经济学家至今仍然空缺,甚至连内部报告都被批评为“比世界银行更不透明”。巴蒂斯塔在采访中直言:“新开发银行已经偏离了最初的宗旨,急需进行结构性改革。”而就在莫迪在巴西峰会上抢占C位的同时,巴蒂斯塔面对俄罗斯媒体镜头时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金砖国家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,正是印度。”这位白发苍苍的创始人,无声地道出了那个隐藏已久的真相。如果金砖要真正发展,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解决印度这个“搅局者”的问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十大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